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水利工程
交口抽渭灌溉工程
发布时间:2014-03-05     作者:   分享到:

交口抽渭灌溉工程

blob.png

陕西省渭河交口抽水灌溉工程(简称交口抽渭工程)渠首位于临潼县交口镇西楼子村附近,在渭河北岸设闸引水。

    1937年,李仪祉主张在临潼县交口镇下游修建滚水坝,工程名为“第二渭惠渠”。

    1958年,省水电设计院任崇勋等人再次考察原“第二渭惠渠”方案,认为已经具备修建该工程的条件,当年即完成工程规划,提出在石川河下游3.5km的临潼县屈家村和渭南县沙王村同时取水。1959年12月完成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初设渠首流量10m3/s,灌溉面积41.5万亩。1960年5月完成施工详图设计,设计渠首引水流量11.4m3/s,两级抽水,总扬程21m, 灌溉面积45.5万亩。1961年,又按灌溉面积70.85万亩进行设计,11月开始进行技术补课,1962年8月技术鉴定时,设计渠首引水流量12m3/s,最大抽水流量14.8 m3/s,灌溉面积51.7万亩。1963年3月扩大初步设计,渠首引水流量最后确定为13.4m3/s,最大抽水流量仍为14.8 m3/s,灌溉面积51.86万亩。一期工程设计决定在西楼子村西南取水方案。引水方式选定固滩潜坝方案。枢纽工程布置采用在渠首引水口渭河岸边修建多孔进水闸,闸后不设引渠,进闸水流直通抽水站前池。

    一期工程于1960年开工,1966年9月建成。

   1964年秋,任崇勋主持交口抽渭二期(扩大)工程规划,于1965年6月完成。规划提出修建拦河闸,采用扩建一期进水闸并适当加固原有河道治理工程方案。1965年12月,洪苑芳主持完成《渭河交口抽水灌溉扩大工程设计任务书》,1966年3月获水电部批准,同意扩大灌溉面积53万亩。后又把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到61万亩,1966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后认定二期扩大灌溉面积64万亩。二期扩大工程1966年10月动工,1970年4月建成。

    枢纽工程由河道治理、进水闸和抽水站组成。

    河道治理工程由郑尊芳负责设计,原则是保证河水“洪水不改道,枯水不离闸”。按12年一遇洪水,流量7660m3/s设计,50年一遇洪水,流量10800m3/s校核。在河道南岸沿主河槽修1580m长的砌石护岸,丁坝24座,在滩地建4座固滩潜坝,北岸砌护主河道,以固定主河槽,同时建两道固滩潜坝,植树造林保护滩地,在进水闸对岸设7道桃流潜坝。

    一期进水闸设在s型弯道下段,其轴线与主河槽轴线称55°夹角。由宽度为3 m的8孔斜面式进水闸组成,总长42.4m,闸高10m 。二期扩大工程在靠近一期闸左侧新增5孔进水闸,每孔宽4.5m,闸高11m。一、二期进水闸均按50年一遇洪水,流量10800m3/s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流量14000m3/s校核。

    抽水站位于进水闸东北侧,净扬程16.35m。一期抽水站安机组8台,机组容量4000kW设计抽水能力14.8m3/s。1965年又安装一台机组。二期工程计划新增机组5台,机组总数达到14台,装机容量9800kW渠首最大抽水能力41m3/s。

    本院在交口抽渭工程设计的同时也设计了排水系统,这在灌溉工程设计中是一种创新。

    1962年8月,完成《交口抽渭灌溉工程排水规划初步意见》,1964年3月制定了《渭河交口抽水灌区排水工程规划》。10月完成南排水区、东排水区施工详图设计,1965年处完成西排水区设计。

    一期灌区工程由西向东布设直排、西排、南排、东排4个排水系统。二期排水工程对东、西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外,增建孝义排水系统。1978年调整为6个排水系统。6个排水统设排水站5处,共装机组29台,容量4775kW。

    2005年交口灌区共建抽水站30处,安装机组108台,总装机29292kW。分8级抽水,最大累计净扬程86.25m,设计引水流量37 m3/s,加大流量41 m3/s。灌溉渠系有总干渠、西、南、北、东等干渠,渠道各类建筑物1470座。

    1986~1996年,对供电输变电系统渠系、建筑物及部分抽水站进行了更新改造。1996年以后,田市站建立抽水过程自动控制和指挥系统(包括中心监控,设备控制子系统),改造分流水道,增设清水池和转子大修坑,捞柴机等。

    1999年起,对灌区内25座中小泵站更换主机组,改建厂房、主厂房和部分变配电设备和一些附属设备等,改善了泵站安全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