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水论坛成果丰硕 中国水利发展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水利部网
3月22日,第五届世界水论坛在通过了《部长宣言》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落下帷幕。论坛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水利部部长陈雷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防范重大自然灾害、强化水资源管理、保障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主张,介绍了中国的治水思路和水利建设成就,与各国同行就水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出了加强水领域国际合作的建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
本届世界水论坛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国际水利盛会,旨在交流治水理念和水管理经验,研究解决全球水问题,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落实。来自160多个国家的近1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90多位部长,与水有关的国际组织官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代表近3万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3月19-22日,陈雷率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外交部、水利部、农业部、中国气象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先后参加了"特大自然灾害与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特别分会、"亚太日"活动、储水设施议题分会、中日韩三边交流活动、部长级圆桌会议、灌溉特别分会,并分别作主旨发言或致辞。同时,利用这次机会积极开展双边活动,分别会见了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司令安沃普、法国国务部长博尔罗、新加坡环境和水资源部部长雅国、蒙古自然环境和旅游部部长鲁·冈苏赫、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副部长凯斯、印尼公共工程部部长迪尤科·科尔曼托、土耳其农业部部长麦贺迪·尔克、墨西哥国家水委员会副主任赛尔吉和世界水理事会主席福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助理总干事、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国际水电协会主席进行了交流。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中国专家代表团和企业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论坛活动。
在3月19日中国主办的"特大自然灾害与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特别分会上,陈雷指出,防御特大自然灾害,管好用好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治工作,把防汛抗旱减灾当做改善民生的大事和要事来抓,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程设施,加强预案建设,强化预警预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应急管理,取得了应对特大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和地震次生灾害的重大胜利,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陈雷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防洪抗旱减灾工作也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国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防汛抗旱减灾五大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工程体系。加强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建设与河道治理,优化工程布局与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综合防灾减灾效益。二是健全管理体系。加强防洪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完善防洪抗旱应急预案,健全防洪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的联动机制。三是强化保障体系。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所承担的防洪任务和责任,促进公众参与,共同应对灾害。四是健全法规体系。依法协调各方权益,规范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完善工程抢险、防洪调度、救灾救助、经济补偿等行为。五是强化科技体系。大力支持研究和推广实用、先进的防汛抗旱技术,建立科学、高效的防汛抗旱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推进防汛抗旱现代化。
陈雷强调,防御特大自然灾害,加强水利工程风险管理,需要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协作,付诸更加有力的行动。他建议,各国应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技术合作,发达国家和其他有能力的国家应在技术转让、人才培训和设备资金方面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扶持与帮助力度,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在3月20日出席"亚太日"活动时,陈雷指出,中国30年来以年均1%的用水低增长率,支撑了年均近10%的经济高增长率;在连续30年保持农田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提高近50%,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对世界发展与繁荣作出的重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将继续把水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解除病险水库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确定的将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标,并在2013年年底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554万公顷,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333万公顷,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46提高到0.55。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出席3月20日由国际大坝委员会和中国水科院联合主办的储水设施议题分会上,陈雷指出,建设水库等储水设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合理调蓄,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患的必然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储水设施等水利建设,已成为中国水利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要重点推进以下四项工作:第一,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0年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此基础上,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确保已建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第二,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第三,加强中小微型蓄水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做好现有水源工程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提高干旱缺水地区蓄水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第四,科学有序地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建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加快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争取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
陈雷强调,在储水设施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要更加注重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更加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维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更加注重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更加注重大中小微相配套,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
在3月20日出席中日韩三国联合声明签字仪式上,陈雷指出,中日韩三国同属东北亚地区,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长期以来在水利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良好的合作。为共同应对本地区面临的水问题,加强涉水事务合作,中国愿意与日韩两国进一步分享技术经验,拓宽交流领域,深化合作关系,着手建立一年一次的中日韩三国水利部长定期会晤机制。通过该机制,选取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加强水利领域的交流协作,协力解决共同面临的水问题,促进共同发展。
3月21日,陈雷出席了水与灾害部长级圆桌会议,并向与会部长们介绍了特大自然灾害与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特别分会取得的成果和共识。他指出,做好防御特大自然灾害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他强调,防御特大自然灾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综合措施:一要完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二要健全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三要加强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四是要强化防灾减灾保障体系,五是要提高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六要抓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与普及。
他建议,防御特大自然灾害,实施水利基础设施风险管理,应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一是加强高层交流与沟通,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与合作,三是加强预测预报联合研究,四是加强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为此,特别分会建议尽快建立一个有关特大自然灾害的国际交流平台,密切防灾减灾合作,实现灾害信息共享,推广普及先进技术,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
在3月21日出席由土耳其、中国、墨西哥联合主办的灌溉特别分会上,陈雷强调,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中国的发展与稳定,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高度重视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不断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目前,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制定了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大幅度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论坛期间,除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会议外,水利部还组织专家团和水利企业团参加了相关活动,我国水利企业与不少国家签订了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总承包等方面的意向性协议。会议期间,与会政要和代表纷纷对中国在水领域中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希望与中国共享经验,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全球水问题。世界水理事会主席福勋在会见陈雷时指出,这次论坛成功,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参与。中国积极参加论坛活动,特别是陈雷部长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系列十分精彩的演讲,这是对论坛的最大支持,表示将把陈雷部长的讲话分送世界各国水领域的官员,以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
第五届世界水论坛的中心主题是"跨越水的鸿沟"。论坛在中心主题下设立了6个子主题,分别是"全球变化和风险管理""推进人类发展和千年发展目标""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及供水设施以满足人类和环境的需求""水治理和管理""水融资""教育、知识和能力建设"。在子主题下又设立了24个议题。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论坛召开了部长级会议,举办了区域日活动,召开了议题分会,举办了水展和水博览会,组织开展了水文化活动,通过了《部长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