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时评:合理利用西部水资源
人民日报 2007-05-05
众所周知,我国西北地区既是众多大河的源头,也是风沙的策源地,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非常严峻,已对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我国西北部六省区,国土面积占到全国的44%,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8%,单位面积径流深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3%,单位面积耕地供水量也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53%,虽然人均占有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因此认为“西北地区少水而不缺水”是不确切的。目前,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出了供给能力。
近几年,国家在黑河实施的分水、在塔里木河实行的调水,都有效地改善了内陆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成功之举。水利部门和科学界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确定各生态类型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科学规划,从而满足生态建设、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动态平衡所需基本水量。
发展节水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西北地区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很低,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单位面积农田的灌溉用水量是东部地区的1.5倍;单方耗水产出的粮食只有0.5公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耗水量达850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可见西北地区节水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要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水资源利用向比较效益高的产业转移,建立节水型农业;要增加节水工程投入,对老化失修的灌溉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强化用水计划管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要积极探索节水技术,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推广节水设施;要树立全民节水的观念,构建节水型社会。
加强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要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在流域内进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总量控制。要建立健全水权市场,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保障其正常运行,实现水资源“总量控制下的定额管理”。
西北地区各项事业的用水规模如果能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内,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造成生态恶化或生态安全的丧失,使区域发展不可持续。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无论是政府机构和部门,还是企业、农户、公民个人等,都肩负着各自的责任和使命,都能够为合理用水、为区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