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行业新闻
人民治黄的春天——写在人民治黄60年之际
发布时间:2006-11-03     作者:   分享到:

 

人民治黄的春天——写在人民治黄60年之际

《人民日报》2006-11-03

    编者按:黄河,一条世界公认最难治理的大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人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灾难。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在解放区拉开了序幕。斗转星移,人民治黄走过了60年历程。固堤建坝、拦蓄洪水、灌溉发电、科学调度、调水调沙……沿黄人民用辛勤和智慧,筑起了一座座治水丰碑,谱写出一曲曲治黄壮歌。

    “黄河平,天下宁”,60年风雨,岁月峥嵘,波涛滚滚的黄河是最好的见证。从黄河源头雄壮的巴颜喀拉山到黄河入海口秀美的河口湿地,黄河的湍湍水流,走的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深秋,踏访黄河中游两岸,扑入眼帘的是,高粱举着火把,棉花张着笑脸,刚刚收割过的庄稼地里,农民正在机耕。耳边,听到引黄渠系里渠水訇訇作响……往远处看,一派和谐景象:田间机耕道纵横交错,城里的高楼整齐林立,油田的“叩头虫”此起彼伏。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前郑寨村64岁的老农谢启军告诉记者:“有了黄河水引灌,俺们现在不怕旱。瞧,今年又丰收了,每亩水稻下不了1000斤。”眉宇之间,透的是喜悦。

    没有黄河的安澜,哪有两岸人民的富裕;没有黄河水源源不断的滋润,哪有沿黄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平,天下宁。”这一沿黄人民的千古夙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真正成了现实。

    人民治黄60年,黄河岁岁安澜;母亲河连续7年没有断流河流生命得以延续;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养活着全国12%的人口,浇灌着15%的耕地;干流上建成了25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724万千瓦……人民治黄的60年光辉历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60年人民治黄,大堤所用的土石方可以垒起15座万里长城

    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一样,让炎黄子孙有如此复杂的情感——既爱又怕;黄河,一条世界公认最难治理的大河,将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所有水问题集于一身。千百年来,黄河像一条来回打滚儿的巨龙,她冲积出广袤的中原大地,孕育出5000年华夏文明,又不断地张扬着河流的野性。“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为了缚住这条“黄龙”,人们殚精竭虑。从鲧、禹父子的堵与疏之争,到王景的“疏决壅积”,再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不知多少人把一生的智慧抛进了黄河的浊流之中,但“黄龙”没有被驯服,人们更多的还是无奈。

    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在1946年掀开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篇章。

    从当年“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到现在机械化作业,成千上万的军民,先后4次加高培厚黄河大堤,筑起了1400公里固若金汤的长堤,相继修建了三门峡、故县、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工程。据统计,60年大堤所用的土石方量能建15座万里长城。

    今年85岁的冯长明,是郑州黄河河务局的退休老河工,他怎么都想不到,当年千疮百孔的大堤,如今变成“千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化堤防。他感慨地说:“黄河像有了铜墙铁壁,洪水再也冲不垮了。”他至今还深深眷念着50年代参加黄河防洪时那把随身携带砍树挡洪用的小板斧:“背在背上,像李逵一样,恁好!”

    下游的堤防犹如给黄河带上了龙套,束缚了其放荡不羁的野性。历史上,每当洪水流量超过每秒1万立方米时,黄河下游就要决口泛滥。人民治理黄河以来的60年间,黄河发生了12次1万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黄河伏秋大汛都没有决过口。对于以复杂难治、水患频发闻名于世的黄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1949年黄河大洪水,下游两岸组成了40万人的抗洪抢险队伍与洪水搏斗了40余天,击退了大洪水;1958年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组织了200万人的抗洪大军,誓保大堤安全;1982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了15300立方米每秒洪峰,下游两岸又调动了31万军民上堤参战,令这场特大洪水也签了城下之盟……

    为什么桀骜不驯的黄河能岁岁安澜?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治理黄河的主体。60年来的事实证明,人民是冲不垮的又一道长堤!

“害河”变成了“利河”,黄河正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黄河源头,汽车逶迤在青藏高原的波澜壮阔之中,高原鼠探着脑袋朝我们张望,白雕在雪山间飞舞,牦牛悠闲地甩着尾巴……在黄河入海口,秀美的河口湿地保护区向着渤海莱州湾延伸,各种迁徙的候鸟在此间低鸣吟唱。河口的艄公杨一民老汉叼着旱烟袋,同我们大“谝”利津的冬枣如何香甜,黄河的鲤鱼如何美味。

    走在郑州花园口段黄河大堤上,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平坦的柏油堤顶路面,整齐划一的行道观赏林,四季常青树种点缀堤肩,规整平顺的堤坡上葛巴草皮长势良好,黄河大堤100米宽的淤背区生态林木翠绿,临河50米宽的防浪林郁郁葱葱。黄河邙金河务局局长仵海英说:“这些防护林,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良好的植被形成幽雅的环境,可以发展农家乐,还可以发展旅游。”果然,我们在进入花园口段时,看见了公园收费岗。如今,这里成了郑州市民周末休息、娱乐的好去处。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园每年收入有100多万元,全部用在了黄河事业上。

人民治黄事业,走的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黄河安澜了,洪涝之害除了,生态效益显现了。“有了生态效益,才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阐述了其中的辩证关系。对此,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总经济师曹应超感同身受。他说,小浪底工程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2005年9月,黄河中下游长时间、大面积下雨,小浪底水库拦蓄了25.75亿立方米的上游来水,如果没有小浪底水库进行调蓄,下游花园口将出现4000—5000立方米的流量,大大超过河道过流能力,将会造成巨大灾害。2003年8月的秋雨,如果没有小浪底的调蓄,黄河下游河道流量将达到6000立方米,滩区100多万人将受淹,直接经济损失就是85亿元。小浪底设计发电量为50亿千瓦时,经济效益同样可观。

    的确如此,黄河之害走了,黄河之利来了。

    在黄河岸边长大的郑州市邙金区李西河村村民靳小林说:“50年前开始的引黄淤灌,把村里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如今,黄河水浇出来的花园口大米,不仅产量高,还能销往国外换外汇呢。”

    人民治黄60年,昔日的“害河”变成了“利河”,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支撑着全国12%的人口和15%的耕地的发展,用甘甜的乳汁滋润万物:引黄灌溉面积从解放前夕的1200万亩增长到今天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多,灌溉的效益达4000多亿元;同时为沿河50多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了25座水电站,水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达1724万千瓦;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1万平方千米,年增产粮食50多亿斤,年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堪称人民治黄伟大的奇迹,道不完,也说不尽。从源头到河口,从高山到平原,黄河凝聚着民族的精华,吟唱着祖国的昌盛,见证着人民治黄的春天……

(本报记者 高云才 赵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