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行业新闻
以谢会贵同志为榜样 做好黄河水文工作
发布时间:2006-12-19     作者:   分享到:

 

以谢会贵同志为榜样 做好黄河水文工作

    本站讯 这些天来玛多水文站成了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黄河源区也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迎来了外界热情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全都聚集到了玛多,把镜头对准了水文。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源于他29年扎根雪域高原,用青春年华换取了上万组水文数据的感人事迹。他,就是被誉为"黄河源头守护神"的谢会贵同志。

    1977年从黄校毕业后,谢会贵同志来到有 "黄河第一县"之称的玛多县,从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玛多,海拔超过4200米,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只有摄氏零下4.1度,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53摄氏度。我曾四次去过河源,刚到的时候,感觉很难受,胸闷气短,头疼欲裂,晚上睡不着觉。而谢会贵同志在这里一呆就是29年,而且还从事着繁重的工作,测流、打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29年,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就在这些重复的工作中慢慢消逝了。而在这些时候,在沿海,在内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或者腰缠万贯,或者走马升迁,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人们尽情遨游其中。面对这些诱惑,谢会贵同志没有回头,没有抱怨,只是坚守了心中最初的真诚,坚守了自己选择的水文。

    在玛多水文站,我见到谢会贵同志时,他木讷,不善言辞,脸上也是一脸沧桑,这些都是高原人烟稀少,环境艰苦所留下的特有痕迹。即便如此,谢会贵同志毅然满腔热情地热爱着自己的职业,热爱着脚下的那片土地,那条河。1988年,老谢因为不愿离开玛多,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了。理由很简单:"我走了,谁来看这段黄河。"可是,有谁知道,离婚后,谢会贵有多悲伤,借酒浇愁,一夜间仿佛老了很多。

    像这样的故事,谢会贵同志身上还有很多,它们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普通,可是,就是这些细节的串联,构成了谢会贵同志高尚的品格,无私的情操和忠诚的品质。

    委党组号召全河上下都在学习谢会贵同志的先进事迹,向他学什么呢?就是要学他平凡事迹中显示的种种可贵之处,学习无声之处的伟大所在。谢会贵是一个人,可是他身上品格却有多种,我想每个同志都应该能从他身上学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做到这点,我们最初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民治黄60年,万里黄河,岁岁安澜,沿黄各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正确的治黄策略外,"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黄河水文精神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谢会贵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体现,这对于新时期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推动水文现代化的工作势必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

    因此,全局上下要把开展向谢会贵同志学习的活动迅速推广开来,形成高潮。要特别注重对谢会贵同志热爱黄河、献身水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崇高精神的学习。各级党组织,要把向谢会贵同志学习,作为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让我们身边的人成为我们的楷模。

    当前,全河上下正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人民治理黄河60年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我们要把对批示的学习与对谢会贵先进事迹的学习结合起来,找出其中相通的地方,找出它们的关联。这样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要全面推进黄河治理开发的伟大事业,不但需要科学的发展观,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谢会贵身上所特有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黄河水文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各单位要继续加强对谢会贵事迹的宣传,要争取让每个职工都了解谢会贵的事迹,能从他的事迹中有所收获。在学习宣传中,各单位要及时发现、总结和表彰在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把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先进典型中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努力开创新时期黄河水文发展的新局面。(黄委水文局局长  牛玉国)

来源:水利部网站 责编:lu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