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恕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水利保障
人民日报 2007-03-22
●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水利建设,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灌区两改一提高、落实水库移民政策法规四件大事
今天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首先,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减灾体系,提高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是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其次,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水利事关城市和农村,涉及工业和农业,关乎生活和生产,是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一些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过度破坏现象较为严重。如何在发展水利,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转变水利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目标。第四,水是生命之源,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因此,水利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新时期水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水利的自身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与水利工作的具体实践内在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水利发展真正转入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轨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思路。在各项水利规划尤其是流域综合规划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加注重给洪水出路,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围垦河道、湖泊、湿地的做法;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强化需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统筹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外延与内涵、重点与一般、长远与当前、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防洪抗旱并举,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开发保护统一,不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继续加强以治淮工程为重点的大江大河防洪建设,加大对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重点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防汛抗旱预案,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搞好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灌区灌排体系,推进灌区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水电,搞好水土保持,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搞好协调,大力推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要结合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合理确定各流域和流域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用水指标,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按照中央关于完善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要求,深化水价改革,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形成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要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广泛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通过综合应用各种节水措施,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要确立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发展。二是完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经费,推动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完善水价配套制度,保证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建立有利于促进水利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指导约束作用。加快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健全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化解各种水危机和水事矛盾。完善水库移民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库区和安置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当前,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进灌区两改一提高、落实水库移民政策法规四件大事。这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要求的具体举措。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这四件大事当作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求实的态度,切实抓紧抓好,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 ( 2007-03-22 第06版 )
责编:lu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