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院内新闻
请党放心 抗疫有我——陕西院的抗疫故事(十一)
发布时间:2022-01-13     作者:   分享到:

1642088508636302.jpeg

省水电设计院驻村工作队坚守一线抗击疫情

夜晚,米仓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驻村工作队书记许涛正在与队员商量明天入户做核酸的事情,这时电话响起来,电话那头传来妻子的声音,“告诉你一声,政府送菜了,不用发愁啦,我和孩子们挺好,你安心工作,注意腰上的伤……”许涛这才想起,前几天妻子打电话说家里没有一根菜了,他竟然忘记了这事儿,他有些内疚,眼圈有些发热,但还是很快收拾起情绪,叮嘱了妻子几句,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1642088528193327.jpeg

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个夜晚,许书记带领他们研究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了。西安疫情发生以来,米仓村从西安、咸阳等地回村共计66人,按照规定全部要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这也成了驻村工作队近期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

1642088547408897.jpeg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许涛首先带着两名队员摸排了全村549人,与村两委干部紧密配合,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核酸检测。米仓村人多地广,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为了淳化响应县全员核酸检测,他们挨家挨户的宣传政策,提前为老人和小孩注册核酸检测预约码,在他们的精心组织下,每次全员核酸都能很快顺利完成。

1642088566665184.jpeg

为了坚决控制车辆人员流动,阻断病毒源头,村里在进村道路设立村级应急通道3处,安排专人值守登记。山区夜晚的冬天异常寒冷,许涛、张博、孟文轲主动申请轮流驻守路卡。他们饿了就泡个方便面,困了就睡在车上,几个小时下来,脚就冻得没有了知觉,实在受不了了,就在道路上跑圈取暖。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人叫苦和退缩,他们至今依然坚守路卡,守护着村民的安宁。

作为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的许涛,和工作队员一起每天步行10多公里,做到对隔离户一天两查,包括帮助他们代购生活物资和解决其它困难。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导致他腰伤复发,但是他仍坚持着,他告诉大家,“抗击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气不可泄,劲不可松!我们要同时间赛跑,坚决打嬴这场战役!”这是宣言书,更是军令状,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排除万难,奋力前行!

 

抗疫故事(十一)5.jpg

特殊的战场,别样的坚守。

新能源机电分院的姚雄与大多数抗疫志愿者一样,每天从天刚亮一直要忙到晚上十来点才结束,有时也会加班加点到深夜一两点。不同的是,他所在的抗疫“战场”是公租房小区。小区两栋楼住了800余人,基本都是低保户、残疾人、独居老人、重疾病人等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防疫工作推进难度可想而知。最初人员紧张,仅为全部住户做一次核酸检测就需要10多个小时。

抗疫故事(十一)6.jpg

为了筑牢抗疫防线,给这里的居民提供更高效、全面的生活服务,在姚雄和其他志愿者的广泛号召和声援下,越来越多人关注、加入到了公租房小区志愿服务的队伍。在社区的支持下,小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姚雄担任支部书记,他结合小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划分组建了4支党员先锋队开展工作,对隔离户、独居老人、孕产妇、残重疾病人和特殊人群实行包干到户,确保按时完成每轮测温、核酸检测,帮忙传递物资、安抚情绪等,及时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解决实际需求。在他和志愿者们的倾力协作下,各项工作终于有条不紊的推进。一天夜里,有位80多岁的老人突发心脏病,接到求助后,他立刻联系附近医院,并协调轮椅及救护车,仅用不到20分钟就使老人得到救治。

就这样,他带领大家连续“战斗”了近半个月,为小区抗疫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住户们精心服务、解难纾困,居民们无不夸赞,“自从成立了党支部,小区变得有温度,我们也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抗疫故事(十一)7.jpg

我是党员,必须走在前,做表率!

2021年12月20日,水利工程分院的裴旭阳刚完成为期15天的出差任务,从干燥寒冷的陕北回到西安,正计划着回老家与父母妻儿小聚。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回家还是坚守?关键时刻,他响应院里的号召,决定投入到抗疫大作战之中。封城当晚,他加班加点参与梳理分院紧急项目,通知并帮助设计人员整资料、搬电脑,为居家办公做好准备。

抗疫故事(十一)8.jpg

  当志愿服务的号角吹响时,他主动请缨、服从分配,成为北辰东路社区万科金域东郡小区的一名志愿者。该小区常住人口10258人,居家隔离23人。为真正抓好全院员检测这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坚决完成“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抗疫指令,他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协作,逐个楼栋排查,进行宣传动员。“您好,请问您及您的家人都做了核酸检测了没?”他挨家挨户询问,力求检测台账精准化。几天下来,完成信息登记5000多人次。此外,他还主动联系小区内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帮助购买生活必须品,送货上门60多次,完成物资配送300余份。橡胶手套下泡发的皮褶,防护口罩下一道道的压痕,都是他在这场战中的成长“印记”。

每天晚上,他都会及时总结一天的收获和不足,努力使后续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顺畅。同时,他还抽出时间研究推进项目设计,确保抗疫、工作两不误。和他一样的抗疫战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以超乎寻常的责任感和行动力,用爱心铸就了一道道“防疫长城”。